《星際任務》畢彼特太空尋父 演技「升呢」有望挑戰奧斯卡影帝

娛樂

發布時間: 2019/09/24 15:19

最後更新: 2019/09/24 15:50

分享:

分享:

畢彼特細緻演繹出太空人在無邊宇宙中的孤寂感。

55歲的畢彼特(Brad Pitt)早前備受離婚困擾,今年他終於comeback,在主演兼監製的新作《星際任務Ad Astra》(Ad Astra)演經歷宇宙尋父之旅的太空人。影片不乏刺激的歷險元素,但主角對宇宙、人生、父親及自身的探索才是重點。

畢彼特從影30年,經歷人生風霜後,比以往成熟內斂。他今回於《星際任務Ad Astra》首次演情緒抑壓的太空精英,跟早前在《從前,有個荷里活》(Once Upon a Time... in Hollywood)演好打得的過氣特技人,均被視為他演技昇華之作,有望挑戰奧斯卡。

畢彼特身上的太空衣重約15磅,設計上盡量貼近大陽神號太空人所穿的款式。

《星際任務Ad Astra》故事時空設定於不遠的將來,太空人Roy McBride(畢彼特飾)冷靜沉着、做事專注,面對危難仍然毫無懼色,就算工作期間遇險由高空急速下墜,心跳每分鐘依然不會高過80次。

Roy習慣不理會周遭人的目光,跟太太關係非常疏離,而其冷漠個性原來和父親Clifford(湯美李鍾斯飾)有關,因他當年為了太空探索而長期拋下家庭,令Roy缺乏父愛而變得孤僻。

兩次星際任務

本片有兩次星際任務,先是16年前的「利馬計劃」,Clifford帶領足以摧毁太陽系生物的武器,以及精英小隊前往遙遠的海王星,尋找外太空高智慧生物。

可是任務期間,Clifford突然中斷和美國太空總署的聯絡,直至16年後,地球面對來自海王星發出的巨大能量引致的浩劫,於是委派Roy前往太陽系邊緣進行尋父的星際任務,解開他失聯的秘密,從而化解地球劫難。

湯美李鍾斯飾演Roy迷失在太空的父親。

本片由James Gray執導,他與Ethan Gross合編劇本,並非單純炮製官能刺激的popcorn電影,而是以科學事實為基礎的太空歷險電影,儼如《星際啟示錄》(Interstellar)、《引力邊緣》(Gravity)及《外星生命》(Life)的混合體,當中也注入了驚慄元素及動作場面。

月球殖民地無法無天

戲中主角漫長的太空旅程是要先登月,再飛到火星的太空基地,才可以前往海王星。

編導設想月球變成人類殖民地,連三文治連鎖店及速遞公司都在月球開設分店;同時那裏又猶如拓荒時代的美國西部般無法無天,可說是人類把人性黑暗都一併帶到太空去。

Roy就在月球遭到盜賊及叛亂者的襲擊,展開賽車追逐。在太空艙內,縱沒有異形在密閉空間捕殺人類,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情節。

戲中其中一場重要汽車追逐動作戲,發生在月球表面。

導演表示英文片名《Ad Astra》取自拉丁文「Per aspera ad astra」,意思是「經過艱苦才能前往眾星之處」。

而電影意念,則來自Joseph Conrad的小說《黑暗的心》(Heart of Darkness),以及改編此小說的1979年名片《現代啟示錄》(Apocalypse Now)。編劇Ethan Gross指出他們想描寫一個在旅程中改變自己的人物,就像1968年經典電影《2001太空漫遊》(2001: A Space Odyssey)。

以往的太空歷險電影,大多探討人類與高智慧外星生物的接觸,今次編導卻朝相反方向走,提出一個問題︰「假如太空中空無一物,人類甚至連搏鬥的對象都沒有,那會如何?」

飾演Clifford的湯美李鍾斯(Tommy Lee Jones)形容其角色雖是出色的太空探險家,但他堅持要成為首個在地球以外發現高智慧生物的人類,最終令他變成一個迷失自我的危險人物。

放棄親情探索外星生命

父子關係描寫是本片重點,Roy由旅程前經常喜怒不形於色,到旅程期間情緒大爆發,發現自己正在步父親後塵,才突然頓悟︰為何要把地球上的親情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全部放棄,選擇追逐虛無的外星生命?因此,他作出一個扭轉人生的選擇。

當奴修打蘭(左)飾演上校Thomas Pruitt,是Roy踏上太空之旅的早期夥伴。

由於影片重點在於凸顯主角在太空尋父旅程中的心理變化:Roy於無垠宇宙孤身一人時,怎樣應付突如其來的危難、面對自己的恐懼及潛藏的黑暗面,繼而找到自我。

有別於畢彼特過往較英雄化的角色,他認為Roy的自信來自他承認自己的缺點及缺乏安全感,並且不試圖將之掩藏起來,所以他形容本片是重新定義男性主義的電影。

超強專家顧問團

要拍出以科學事實為基礎、令人信服的科幻電影,需要專家提供確實資料,因此本片製作團隊向美國太空總署及其他航天機構的專家請教。

片中許多外星場景都參考了現實的太空站設計作實物搭建,而非靠綠幕CGI電腦合成影像拍成。

當中的專家顧問,包括曾於2008年及2010年參與兩次飛往國際太空站的太空穿梭機任務的退休太空人Garrett Reisman、於美國太空總署擔任工程師30年的Robert Yowell,解答所有有關太空的物理現象問題,務求片中細節接近現實。

再加上請來獲提名奧斯卡的攝影師Hoyte Van Hoytema(作品有《星際啟示錄》)加入製作團隊,有效率地拍攝出精采逼真的零重力場面、水平及垂直場景等,令全片的逼真感覺更為強烈。

記者:胡慧雯